close

  
  《夏日南風》創作團隊奪得傳承大獎
  
  此為《夏日南風》宣傳海報。
  2014年直播廣州微紀錄片大賽收官,羊城晚報記者劉雲任製片人的《夏日南風》奪得最高獎
  羊城晚報訊? 記者何裕華攝影報道:記錄傳承,生生不息。11月8日,由廣州廣播電視臺主辦的第二屆微紀錄片大賽完美收官,羊城晚報記者劉雲擔任製片人的《夏日南風》等7部作品從220部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,分別獲得“傳承大獎”等7個獎項。本次獲獎作品,更加關註社會現實、整體呈現出與嶺南文化相匹配的多元、開放、包容、創新等特質。
  大賽評委會主席周兵稱,以《夏日南風》為代表的獲獎作品,敘事中追求細膩、接地氣,記錄中註重人文關懷,顯示出“南派紀錄片”日趨成熟。
  據本次大賽主辦方介紹, 2014直播廣州第二屆微紀錄片大賽於6月28日正式啟動,主題定為“傳承”,並把“於細微之處見精神”定為大賽口號。
  經過初評評委和終評評委的嚴格評選,《夏日南風》獲得大賽終極大獎——“傳承大獎”。而《白髮紅皮書》、《印象·北京》、《追球的少年》、《家住同德圍》分別獲最佳導演獎、最佳效果獎、最佳攝影獎以及最佳公益獎。由網友投票選出的最具網絡人氣大獎,由《粵劇傳承》獲得。不過,本屆大賽“手機紀錄獎”空缺,僅《不二的選擇》成為最佳手機紀錄作品。
  廣州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負責人介紹,36部入圍決賽的作品中,有10部作品來自廣東以外的地區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福建、河南等地,較第一屆入圍作品地域範圍更廣闊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參賽的100部學生作品來自廣州10所高校,其中30多部來自廣東財經大學。學生們敢想敢嘗試敢創新的特點,豐富了參賽作品的多元性。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系主任鄭臣嘉表示,還會繼續組織學生參與下屆大賽,這樣既能結合課堂教學開展專業實踐,又能給學生們一個展示平臺,同時為廣州紀錄片打造傳承的機會。
  它何以得獎
  《夏日南風》細膩地講一個廣州故事
  廣州第二屆微紀錄片大賽推出一個亮點獎項:手機紀錄獎。但遺憾的是,首次“手機紀錄獎”空缺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評選結果?廣州市廣播電視臺直播廣州總製片人江泳向羊城晚報記者解釋稱:“獎項寧缺毋濫,表明我們的態度:我們想做一個純粹的紀錄片大賽。”
  問:大賽籌備之時,出於什麼考慮,設置了這個“手機紀錄獎”?
  江泳: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。這次專門為手機拍攝微紀錄片設置的獎項,目的是為了推廣微紀錄片在微博、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的傳播,在“微”字上做功夫。
  問:什麼樣的手機紀錄片是大獎賽認可的作品?
  江泳:越是不經意抓到的越好。手機記錄的特點,就是快捷、靈活、方便。生活中一些突發的畫面,一些稍縱即逝的影像,如果手機可以很好地捕捉下來,就是我們特別希望看到的。本屆參賽的24部手機拍攝作品,總體來看,還沒有突出手機這個載體的特點。我們空缺這個獎,是表明我們的態度:寧缺毋濫。
  問:在從“愛好”向“專業”進步的路上,你想對參賽者提出什麼樣的建議?
  江泳:以這屆獲獎作品來看,製作精良,獨特個性,手法特別,是比較容易打動評委的。拿本屆“傳承大獎”舉例,《夏日南風》和《白髮紅皮書》同獲提名,但前者相比後者,更能緊扣大賽主題,且更有特點。該片借用了陳添記兩兄弟之間、兩兄弟和繼承人之間的衝突,講述了一間馳名魚皮店上傳下承的故事,於細微處展示了真實的人性,讓人印象深刻。也因為這樣,《夏日南風》最終獲得大獎。我想,好的紀錄片,應該懂得如何用影視語言表達自己、傳遞本土文化。
  羊城晚報記者 趙晨
  我拍紀錄片
  《夏日南風》
  ——傳承大獎
  講述者:製片人劉雲、導演張彤
  講述廣州西關人家兩兄弟苦心經營西關飲食小店,將家傳知名品牌繼續傳承給下一代的故事。片子融合了嶺南水鄉的特色、西關美食的製作工藝,以及廣州原住民的生活特色。淡淡溫情,和著嶺南夏日清涼的南風,輕輕拂過觀者的內心。
  對於傳統麥克風式紀錄的表現形式,現代紀錄片更應該讓影片中的故事自然呈現。紀錄片電影化是一個趨勢,真實而不刻意,紀實而不記錄。以往紀錄片刻意地牽引觀眾,左右觀眾對影片的理解,是不真實不自然的。做好一部紀錄片,需要導演花費大量的時間觀察,體驗被拍攝對象。只有融入到他們的生活,成為他們中的一員,才能攝取到最真實的素材。
  就《夏日南風》來說,我們花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進行前期的瞭解和融合。有些人問:他們的爭吵是刻意安排的嗎?實際上,片中人物日常爭執的時候,早已經不當我們存在了,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從早到晚對著他們的鏡頭。
  拍攝紀錄片是一個痛並快樂的事情,只有專註地投身進去,你會發現,生活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精彩的紀錄片。紀錄片是眼睛與思想的複合載體,如何用國際化的語言跟上世界紀錄片的節奏,需要用心來把握其脈搏。
  《白髮紅皮書》
  ——最佳導演獎
  講述者:導演張溪溟
  講述89歲的郭昭明爺爺每天寫一封情書給重症監護室里的老伴孫繼英,再一字一句讀給她聽的故事。信里有兩人相識、相知、相戀等等細節,也有當下家長里短。每當爺爺讀情書時,奶奶臉上都會“亮”起來。這成了醫院里最浪漫也最感人的事。
  闡釋一份愛,如果深度不夠,可以用長度補救。接近九旬的郭昭明和孫繼英,從讀書年代的相識、相知,到後來相戀、相伴,因為時代動蕩變遷,不得不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,但不管身在何方,仍始終相守,這是那個年代的人擁有的愛情。
  不過,真正拍攝起來卻沒有想象中那麼浪漫。最大難題是老人的家人很反對,主要怕我們打擾老人的生活。但與郭昭明老人談話時,老人很希望參與拍攝,他很想為自己的後代留下他與老伴的影像。沒有好與壞,沒有對與錯,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問題,記錄兩個老人家的愛情是希望讓現在的年輕人看到,愛情可以驚天動地,可以平凡無奇。
  (整理記錄/趙晨 何裕華)編輯:王燕子  (原標題:廣州微紀錄片大賽收官 南派紀錄片接廣州地氣有睇頭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a50oawty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