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□餘定洲 本報記者 張良娟
  接音響、擺道具、化妝……6月14日,全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當天,巴中市恩陽區青木鎮牌坊街露天壩壩里,川新村農民燈戲隊隊長陳琪琳忙上忙下,為即將開演的川北燈戲做準備。
  上世紀80年代,陳琪琳發動村民成立了川北燈戲演出隊。幾十年來,這支演出隊由興旺到衰落又重生,在傳統戲曲式微的大環境下,努力為川北燈戲拓展出一線天空。
  鼎盛時期一年演出200場以上
  川劇由高腔、昆曲、胡琴、彈戲、燈戲五種聲腔組成。而肇始於川東北的燈戲,是川劇五大聲腔中唯一一個土生土長的聲腔,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川北燈戲,也叫“農民戲”、“鼓樂神”。這個被譽為“傳統戲曲的活化石”的民間小戲,從明清開始流行於四川東北部地區,在巴中、南充等地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。
  在陳琪琳的記憶里,每逢收穫季節,燈戲藝人便在田頭或院場點亮大紅燈籠。鑼鼓一敲,胡琴一拉,便演起滑稽逗趣、熱鬧非凡的燈戲來。而忙完一天農活的農民們便會打起燈籠火把,從四面八方趕來看燈戲。
  陳琪琳結緣川北燈戲,是受大哥陳琪珊影響。上世紀60年代,讀小學的陳琪琳便在大哥組織的一支民間燈戲演出隊里跑龍套。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,能說會唱、能編能演的陳琪琳已成為演出隊的“臺柱子”。然而到了70年代末,由於缺少經費支撐,演出隊解散。
  出於對燈戲的喜愛,1981年,在圈內小有名氣的陳琪琳發動身邊的村民,成立了青木鎮曲藝燈戲團。在那個電視機還是奢侈品的年代,戲曲仍舊是農村老百姓娛樂生活的首選。陳琪琳就帶領燈戲團到省內各地演出。“最多的時候,一年演出200場以上,收了100多個徒弟。”
  然而,隨著時代變遷,農村人口越來越少,川北燈戲也不復當年的紅火。1991年,燈戲團被迫解散。
  重整旗鼓白天干活晚上唱戲
  1999年,時任青木鎮文化站站長劉新體找到陳琪琳,想讓他把燈戲隊重新組織起來,兩人一拍即合。
  鎮文化站購買了音響設備、樂器、道具、燈光等硬件。原來的隊員和徒弟,有的外出務工,有的遷到外地,陳琪琳就挨家挨戶走訪,動員現有村民加入燈戲隊伍。讓他沒想到的是,磨破了嘴皮子,卻僅有兩人表示願意“考慮一下”。
  “既要做農活,還要帶孫子,沒得時間。”“演出沒有收入,有時還要自己掏腰包買化妝品。”……反思村民的意見,陳琪琳認為要調動大家的積極性,既要讓村民轉變生活觀念,又要解決大家的具體困難。於是,他利用趕集天帶領村民去看城鎮居民跳壩壩舞,培養大家的文化需求意識。把培訓和演出時間都安排在下雨天或農閑時節,儘量不影響農業生產。演出隊成員哪家農活重,大家還要互幫互助。隊員謝述芳家裡有7畝土地,還要贍養90多歲的老人。農忙時節,陳琪琳就帶領大家一起幫他搞“突擊”。
  經過努力,川新村燈戲隊集結隊員10多人,年齡從20多歲到60多歲不等。每天晚上,隊員們忙完了農活,就到村委會小廣場參加訓練。
  如今,川新村燈戲隊創排出《拜望》、《十杯酒》、《蠢拜壽》等30多個精品節目。每逢節假日,各地社區以及文化單位都會爭相邀請燈戲隊出演。  (原標題:巴中農民燈戲隊白天干活晚上唱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a50oawty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